蔡东士,广东潮阳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主任记者。曾任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广东省学联主席、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委副书记、广东省政协副主席、现任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理事、广东潮人海外联谊会会长、广东省两岸和平发展促进会会长。曾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出版文学作品集《寸草心》。
中文名:蔡东士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潮阳
出生日期:1947年2月
职 业:政府官员
毕业院校:中山大学
代表作品:《寸草心》
1个人履历
蔡东士,男,汉族, 1947年1月生,广东潮阳人,197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7月参加工作,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大学学历,主任记者。
蔡东士现任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山大学77级校友,曾任中山大学学生会主席,广东省学联主席,是改革开放后中山大学首届学生会主席。
1982年后,任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采编室副主任。1987年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副书记。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出版文学作品集《寸草心》。
2007年,蔡东士当选为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象棋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
2工作简历
1969-1970年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知青1970-1978年 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9师政治部报道员、湛江农垦局新闻干事
1978-1982年中山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其间:曾任校学生会主席、广东省学联主席)
1982-1985年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其间:1984.02-1984.07在中央党校进修部学习)
1985-1987年新华社广东分社采编室副主任
1987-1993年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
1993-1996年广东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
1996-1998年广东省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1998-2003年广东省委常委、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2003-2003年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2003-2007年广东省委副书记
2007-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其间:2007.02-2007.05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2007——2010年,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其间:2007.02—2007.05 任广东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2007.05—2010.02 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
2008年3月被任命为十一届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副主任 。
2010年2月蔡东士因年龄原因辞任省政协副主席
3主要经历
1978年初春,恢复高考。当时,作为“右派”的儿子蔡东士不敢报名。却把别人偷偷送给他的参考书给了在茂名工作的弟弟。蔡东士的父亲是公社卫生院老中医,深受乡人敬重。某个夏日夜晚乘凉,看到天上有流星,问同事是不是苏联的人造卫星,后来反右中成为了主要“罪状”被打成了“右派”。年少的蔡东士很快领教了“成分”对自己的影响。他参加初中升高中考试,成绩在潮阳县名列前茅,却因校长在政审里面加了一句话:“该同学父亲是右派”,他落榜了。复读一年,蔡东士第二年才升上高中。
很长一段时间里,蔡东士不敢写入党申请书,推荐工农兵学员时从来不敢报名,更没敢想上大学。母亲叮咛他机会难得;哥嫂劝解,有两位“文革”前的老大学生给他弟弟的信要求他一定要念大学。几经周折,蔡东士终于被中大录取。
毕业那年,很多扇门同时向蔡东士打开。蔡东士放弃了所有的热门单位,甚至连副厅级待遇都没有打动他。1982年,蔡东士被分配到新华社广东分社当记者。1967年至1977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等各大报上常常刊登署名“高建兵”(蔡东士)的文章。是当地出了名的“笔杆子”。
六年后,省委的一纸调令又结束了他的记者生涯,当了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在广东的政坛上,蔡东士成了一个很有分量的名字。他连续担任四届省委办公厅主任、秘书长,先后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副书记,省政协副主席,广东改革开放20多年来,他在省领导的位置上不忘艰苦岁月,珍惜新的生活,殚精竭虑,勤政为民。
4热爱象棋
2007年,蔡东士当选为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对象棋的作用给予很高的评价。
蔡东士总结下象棋四大好处:一是可以培养“一盘棋”的全局观念;二是可以培养“走一步棋想到后几步变化”的缜密深度思维;三是可以培养充分发挥“车马炮、将相士”各自作用的协调能力;四是可以培养“过河卒子只进不退”的果敢和积极进取精神。
在谈及如何进一步把象棋事业发扬光大时,蔡东士认为,象棋事业要有新的发展,首先一定要从少年儿童抓起,多搞一些青少年比赛,培养大批后起之秀。其次要动员社会的力量,让更多有识之士关心象棋,支持和赞助这项事业。三是专业棋手要起带头作用,刻苦钻研棋艺,努力把象棋技术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并搞好传帮带。蔡东士特别强调对青少年棋手的培养,他专程从广州去惠东为省少年象棋锦标赛颁奖。
蔡东士对记者说他自己是棋迷,能和崇拜的象棋大师和其他热心人士一起,为发展传统文化作点贡献,推动中国象棋事业的发展,尤其是广东象棋的普及与提高,作出自己的贡献。
5主要活动
2004年12月12日,广东省委副书记蔡东士到潮南区开展调研活动。
2005年9月23日 蔡东士到汕头考察调研指出
2005年10月20日 蔡东士到江门市调研。
2006年3月17日 年蔡东士莅潮调研。
2009年4月23日 蔡东士主持会议并讲话,表示坚决拥护中共中央的决定和广东省委的正确举措。
2007年7月10日 蔡东士欢迎广东省第五批44名援藏干部。
2007年3月29日 蔡东士到广东省阳春市调研。蔡东士挥毫为黄云书画馆题写了“阳春书法,岭南瑰宝”8个大字,并为神州奇石馆留下了“孔雀阳春,神州奇石”的墨宝。还到市青少年活动中心、阳春图书馆新址进行调研。
2006年5月19日至20日 蔡东士视察东山教育基地等文化建设项目。
2006年1月29日 蔡东士率团慰问清远老“知青”。
2007年3月28至29日 蔡东士到茂名市调研新闻和教育工作。
6人事调动
2010年1月31日上午,政协第十届广东省委员会第十次常委会会议在广州召开,大会审议并通过了黄龙云为新一任广东省政协主席的候选人,徐尚武为副主席候选人。
会议做了广东省政协人事调整的说明,现任省政协副主席蔡东士因为年龄原因,将不再担任省政协副主席、委员职务。经中央和省委同意,提名黄龙云为省政协主席候选人人选,徐尚武为省政协副主席候选人人选。全体委员以举手的方式全票通过了增补黄龙云等三人为省政协委员、新一任省政协正副主席的候选人员名单。
7传奇人生
1982年至1987年,任新华社广东分社记者、采编室副主任。1987年后,历任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副主任、省委副秘书长、省委常委、秘书长兼办公厅主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省委副书记。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数十篇,出版文学作品集《寸草心》;由饶宗颐大师题写书名的《蔡东士诗文书法选》即将付梓。2007年,当选为中国象棋协会副主席。
十万书生,闹破寒窗,垦戍岛涯。对荒野茅屋,心随笛韵;战旗篝火,汗滴青芽。山夜沉沉,头灯闪闪,千树流胶织锦霞。台风过,哭残林孤墓,落日西斜。
诗书助我回家,念情结,心头涌浪花。昔红棉半岛,胸中火炬;后来独子,海外摸爬。九州多云,一生无悔,醉里杯摇岗下茶。朝天笑,集兵团战友,再渡琼崖。
——蔡东士《沁园春·知青岁月》
庚寅盛夏,粤海(兵团)知青网站举办“知青书画、摄影艺术作品展”,蔡东士回顾当年知青岁月,淡看人生纷繁故事,感慨万千,写下这阙英雄豪迈之词。人生百年,岁月渐深,他对历史、生命的情怀却依然浓重。
荒草丛中见欣慰
2006年,当蔡东士的女儿随父亲回到了他曾经战天斗地的农场时,看着满山新绿和荒草丛中已是风烛残年的连队茅草房,想到了妈妈也曾经在这里度过其十分艰苦的青春岁月,她忍不住热泪奔眶:“爸爸,原来你们那时候这么艰苦啊!”
蔡东士欣慰地搭着女儿的肩膀,想起了自己小时候听革命老前辈讲过去的故事时的那份敬佩和理解,想起了自己当年与农场朝夕相处的岁月和岁月深处依然不减的情怀……
上世纪五十年代,蔡东士生于粤东潮阳县。由于性情机灵沉静,他从小饱读诗书,学习成绩优良,阅遍《青春之歌》、《林海雪原》、《红楼梦》、《说岳全传》等文学著作。当他满怀理想、激情豪迈地憧憬着为理想而奋斗之时,文化大革命发生,让他的大学梦彻底破碎。
1969年,满怀为革命奉献青春的蔡东士,原本可以留在家乡却主动报名上山下乡,去到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第十三团,也就是现在的阳春岗美华侨农场,知青生涯由此开始。
艰苦和困难都不怕,蔡东士的执着认真和聪明能干很快得到干部职工的赞许。然而,父亲的右派问题却让他窒息般地害怕,并且成为他入团入党参军提干招工难以逾越的障碍。
认识到这一点,蔡东士只能无奈和释怀,不作他想,并拼命地干活。幸运的是,他的才干很快就被大家认可,后来他被抽调到师部报道组,他的文章也在屡遭退稿的半年后频频见报。
尽管如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青春年少的蔡东士仍然不敢骄傲,甚至不敢正视姑娘们热辣辣的目光,更不敢写渴盼已久的入党申请书,直至1977年恢复高考时,他连埋藏心中的大学梦都没敢考虑。
终于,“唯成份论”的年代结束了。
在哥嫂的力劝下,已是而立之年的蔡东士决定参加高考。由于当时晚上十点后便不供电,因此在煤油灯下苦熬十个夜晚后,瘦骨嶙峋的他匆匆赴考并取得湛江地区作文冠军。当中山大学中文系的录取通知书到来时,他已“苗条”得只剩下92斤。
许多年之后,农场的农友聚会之时,已经是省委副书记的蔡东士被一位早已定居香港的女农友说到:“你那时多骄傲啊,眼睛长到头顶上了,我们好些女知青喜欢你,你可是一概不理睬。”
蔡东士笑着举起酒杯说:今天我总算有机会解释一下了,当时我不是骄傲,也不是不解风情,是自卑啊。那么多好姑娘,我不敢找,怕讲了我的家庭情况吓跑你们,所以干脆沉默。
一番肺腑之言,让四座顿时皆静默。短暂的静默之后便是一片掌声,掌声中包含了农友们的心里话:东士,你还是我们印象中的小蔡!坦诚而且率真……
……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蔡东士最美好的青春和知青岁月连在一起,那段日子教给了他艰苦创业、自强不息、乐观向上,虽然有痛苦和遗憾,但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沉淀后,早已成为他珍藏的记忆和人生的财富,而最让人欣慰的是他这一代所承受的苦难,被后代理解。
书稿文章寄真情
今天,我们重返校园,重新聚首。天若有情,天亦老矣。当年风华正茂的77、78学子,世事沧桑,社会历炼,生活磨难,也都不再年轻。回首三十年,春草成树,不息自强。春华秋实,无怨无悔。我们没有虚度年华,没有辜负母校。
——蔡东士《春草感怀——在中山大学“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的峥嵘岁月”校友大会上的发言》
2008年,中山大学举办“见证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的峥嵘岁月”校友会,蔡东士代表发言,对中山大学的感恩之情溢于言表。2012年,在中山大学77、78级学位成礼仪式上,他再次表达:“我爱母校。我爱恩师。我爱中大校友。”
蔡东士对中山大学的感恩是生命中的重要情感之一,他说“诗书助我回家”,说的既是高考,更是中山大学和读书生涯。
1978年,蔡东士在阔别校园十年后,步入中山大学中文系。
那时国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在一次学校纪录片放映中,当看到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冉冉升起时,蔡东士激动得热泪盈眶,并深深感到:经历过寒冷的冬天之后,春天的到来是多么欢欣鼓舞。
难得的中大时光对蔡东士来说,无比珍贵和来之不易。他的学习成绩一直领先,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显示出过人的精力和组织才干,被大家选为学校学生会主席、省学联主席。
毕业那年,蔡东士被分配到新华社广东分社当记者。在这之前,因为在农垦工作时常常给报社、电台等单位发过稿,他在新闻界已经有了不少老师和朋友。加之蔡东士对记者这一行热爱已久,因此,他的工作如鱼得水,顺利开展。
正式到单位上班之前,组织上派蔡东士到重庆培训半年。在回广州的途中,他经过湛江,以记者的良心和敏锐的新闻触觉发现了一个医疗方面的问题,当即奋笔疾书成文,发在了内参上。这篇文章很快引起了胡耀邦总书记和其他有关领导的重视,专门为此作了批示。
蔡东士大受鼓舞,更感到手中之笔的分量和力量。此后,他经常带着问题下基层,认真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写作,文章条理分明,文采斐然。回忆当初,他说:“那时熬夜写作成了家常便饭,也成了很享受的乐趣——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再累也认了。”
2005年,蔡东士的通讯、散文和报告文学结集《寸草心》出版,一向爱才惜才、提携后辈的著名作家岑桑高兴地为其作序。在他调离新华社之前,一位老师叹道:“东士,你去政府部门工作,此后恐怕就只会写那些例行公事的文稿了!”蔡东士笑着,在心里默默回答:您放心,不会的。
20多年来,蔡东士写新闻稿、发言稿,起草文件等,都做到简洁、实在、有激情、有特色。他为纪念谢非同志逝世一周年填的《满江红》词情深意切;为抗非英雄、白衣战士们自己写的书所作的序好评如潮;为梅州叶剑英元帅故居纪念馆开馆时起草的领导致辞,言简意赅,文采飞扬,表达了故乡人民对他的景仰和思念……
为蔡东士进入新华社讲过课的郭超人看过蔡东士的文章,很是赞赏,并为他的第一次破格提拔投了赞成票。蔡东士当上了分社采编室副主任,几年间写了大量有见地、有分量的内参文章,它们既是他内心情怀的寄托,也是他对国家和人民情感的见证。
正当蔡东士在记者的岗位上越干越欢,各方面能力得到一致好评的时候,省委的一纸调令结束了他六年的记者生涯,可贵的是并没有结束他的那份激情和对生命、历史的关怀。在往后的岁月中,无论走到哪里,他始终关心国事家事,关怀身边的每一个人。
大爱无边是情怀
有人说,蔡书记的笑容具有很强的亲和力。
有人说,蔡书记的笑容给人安全、实在的感觉。
有人说,蔡书记的笑容传达了真诚和关爱。
有人说,蔡书记的笑容总是那么自然、本色……
这些都是人们对蔡东士亲民形象的如实描述,但他的笑容里还有更加深厚的内涵,那便是自信、大度、平和与温暖。他“举轻若重,追求完美”,他“与人为善,提倡兼容”,他“至善朴实,胸藏大爱”。
以至善之心,扶贫济困。在蔡东士的关怀下,雷州市的孤儿住进了新房,读上了书;湛江的穷孩子到省城免费做了心脏手术;几近失明的小患者又回到了光明的世界……
1997年,广东著名的散文作家易征因病去世,他生前写了不少广为传播的散文,还创办了一份很有影响的报纸《现代人报》,蔡东士对他很尊重。得知他的后事料理遇到了困难,蔡东士沉吟良久,深表哀悼,随后转告有关部门:易征在世的时候轰轰烈烈,离去的时候不能冷冷清清。要正确评价他的一生,让他安安心心地走,让老作家不寂寞。
省委下属部门的一个干部犯了法,送交司法审判。从公务员沦为阶下囚,反差之大,天与地也。老婆受不了这一变故,提出离婚。这人后悔莫及却又一筹莫展。蔡东士了解到这一情况,认为此人属于初犯,本着治病救人的宗旨,组织上应该关心和拯救。他派人与法院联系,配合司法机关敦促犯人认罪服法,依法求得从轻判决。当四年徒刑的判决下达后,又做犯人家属的工作,使家属打消了离婚的念头。法院的同志感慨地说:“一个单位的领导这么过细地为一个犯了法的部下着想,真是仁至义尽啊!”
话传到蔡东士的耳朵里,他坦然一笑。“诚以待人,公以处事,廉以树威”,这是他的行为准则。
2005年,广东省召开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的大会,会上要给一批参加过抗战的老战士颁发纪念章。活动前蔡东士特地交代广东电视台台台长张惠建,每个老战士都要有镜头。他们是人民的功臣啊!会后,蔡东士又吩咐有关部门,把这次活动的录像烧录成DVD,给每个老战士送了一份。
之后,蔡东士又拨专款,要求电视台抢拍老红军、老干部、老文化名人的有关资料,让后人不为此留下遗憾。在他的直接支持和参与下,习仲勋、谢非的纪念文集、林若的个人画册已经出版,一批名人的电视采访如期进行……
2006年,蔡东士带队去清远,看望在农村成了家的贫困知青。他说:“那几个知青身体不好,难以脱贫,见到我们去了,抱头哭泣。”这时,他的眼眶湿润了,他安慰他们,并送上慰问金,离开之后,心里还在牵挂着他们……
2007年3月18日,一千多名当年下乡到海南岛和湛江的知青汇集在广州白云区石马桃花公园植树,
已经是第一条
已经是最后一条